立陶宛湖北股票配资
,一个以
甜菜冷汤、马铃薯肉馅大丸子、东部大饺子、面包汁、鸡茸蘑菇汤、怪味冰激凌、海狸肉炖蘑菇、烤鹿肉、蔬菜烤虾沙拉
等食物而闻名的国家。什么[震惊]没听说过?ummmmmm,至少听上去就很好吃[狗头]
而立陶宛不仅有
独特美食
、
异域风情
、
海国特色
、
展开剩余95%民族特点
、
作死行为
,更为重要的是,立陶宛的历史也曾影响欧洲,深刻改变了当时欧洲环境
说到这,很多人就一拍脑门:“说得莫不是
波兰-立陶宛王国
?”欸!还真是它,立陶宛经历过
立陶宛大公国/立陶宛王国
的鼎盛时期后,下一个繁荣阶段就是跟波兰联合组成的
波兰-立陶宛王国
,即
波兰第一共和国
但究竟波兰-立陶宛王国时期的历史算不算是立陶宛的历史呢?这是个问题。那么在波兰亡国后立陶宛是否就独立出去了呢?这还是问题。
总之关于波兰-立陶宛王国时期立陶宛国家的发展历史,咱们存在了太多的疑问,而本期咱们就重点来看看立陶宛国家是如何在波兰第一共和国时期发展的
一起来聊一聊波兰第一共和国亡国前后时期,立陶宛国家那点儿事...
波兰-立陶宛王国(1569-1795)
波兰-立陶宛王国
也称为
波兰立陶宛联邦
,或是
波兰第一共和国
,主要成立于16世纪中叶的
1569卢布林联合
(参见上期内容)
而这个国家主要就是由此前的
立陶宛大公国
和
波兰王国
进行“合体”得到的,当然还囊括了一些小的部落、地区。
而它鼎盛时期的疆域面积也不仅仅局限于今天的波兰跟立陶宛地区,它包括了今天的
立陶宛、波兰、白俄罗斯、乌克兰等地
所以如此大的领土,让这个波兰-立陶宛王国成为了欧洲16-17世纪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一度是当时欧洲强国
而如此之大的疆域、如此之多的人口,自然也就民族构成复杂:包括有
波兰、立陶宛、捷克—摩拉维亚人、瓦拉几压人、马扎儿人、鞑靼人、乌克兰人、白俄罗斯人、俄罗斯人、捷克人等
所以在短暂繁荣之后,这个结构组成极其复杂的国家,难免会出现一系列问题,
民族矛盾、地区冲突、贵族和平民的对立
等等等等
这当中又以
波兰统治阶级内部的
贵族民主制
最为突出,而
贵族民主制
主要靠
两根支柱
:一叫
自由选王制
;二叫
自由否决权
这些内容咱们在讲波兰历史的时候讲过了(详情参见
盛极而衰,17、18世纪波兰立陶宛王国的繁盛与危机——波兰简史6
)
而这种莫名其妙的政治制度主要思想就是让法律与由贵族(即
施拉赤塔
)控制的议会(即
瑟姆)
来限制君主的权利,但最后竟发展成为了贵族之间为了争权夺利而导致国家、政府的瘫痪。
这种情况之下,外国势力难免趁机干预,比如东面强势崛起的
俄国
。同时波兰-立陶宛的衰落也使得周边国家有机可乘,趁机发展,比如
普鲁士
跟
奥地利
由此为日后
俄普奥三国三次瓜分波兰
埋下了伏笔(当然这跟波兰作死招惹也有关系),而咱们在此单说波兰第一共和国内部的立陶宛:
理论上在这两国联邦结成的
两个主体国家在原则上是平等的
,但波兰却是事实上的统治主体,而立陶宛到后来都
“波兰化”
。
不仅是立陶宛,当时位于波兰周边诸多民族地区也都如此,所以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势必出现一种
宗教多样化
的态势,因为如不如此,它统治阶级的执政阻力将会无限制提升。
所以当时的波兰-立陶宛王国是欧洲范围内少数以
宗教自由
而闻名的国家,而这个国家也空前繁荣了几十年
但最终这种“玻璃塑料花”的联邦最终在17世纪中期遭遇了政治混乱期,在军事和经济日渐衰微,最终导致了
波兰第一共和国的衰败
立陶宛发展
立陶宛
在
波兰-立陶宛王国时期
的发展,基本上与波兰是一致的,除了在真正波兰与立陶宛的对比上低半级以外
比如说同样是贵族,同样是公爵,那么假如立陶宛的贵族跟波兰的贵族相见,实际上波兰贵族要高出那么“一丢丢”,尽管名义上两者相同
而在近代波兰-立陶宛的历史当中,整个国家其实就是一个
贵族政治
,
自由选王制
限定了君主权力,而
自由否决权
更是“莫名其妙”,只要有一个贵族反对那就推倒重来,直接将国家带入阴沟
所以这段时期的立陶宛国家基本上就是没有独立的主权与发展,
被视为波兰王国的一部分
而存在,尽管一部分立陶宛贵族也能参加议会决定国家事物
而这引发了咱们很多疑问,比如说这段时期究竟是立陶宛融入了波兰历史,还是两国历史合并了?
事实上要理解这个问题,咱们就不得不打个比方,或者举个例子,做个类比:想想看
中国古代的元朝
究竟是中国王朝更替当中的一部分,还是像西方人说的那样中国实际被蒙古人统治、殖民了呢?
这答案自然是毫无疑问的,
元朝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
!而
蒙古人
在今天更是中华民族大家庭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啥?就因为蒙古人虽然是通过征服汉人等民族,以及攻略中国土地才实现的统治,但是在蒙古人统治中原的同时,中原汉族文化不也深刻影响了蒙古统治阶级?到最后可不可以说蒙古人被
“汉化”
了,所以这种情况下元朝的历史还不属于中国历史的一部分?
与此同理,像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五胡十六国也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那些匈奴、鲜卑、羯、氐、羌也一定程度上汇入了中华民族的血脉。像后来的契丹、满族更是如此
所以书说至此,大家也就差不多明白了当时波兰-立陶宛王国时期立陶宛与波兰历史关系的问题了。
而当时立陶宛自然也就跟着波兰一块儿衰落,直至灭国,即俄普奥三国三次瓜分波兰!
亡国
关于
俄普奥三国三次瓜分波兰
的历史,咱们此前在讲
波兰历史
的时候讲过了,这里就不加赘述(详情参见
俄普奥三次瓜分波兰!看波兰立陶宛王国如何亡国——波兰简史8
)
关于立陶宛在
波兰第一共和国
亡国时候的角色,咱们可以简单理解为被一部分一部分瓜分,什么意思呢?且听我细细道来:
1772俄普奥三国联合进行了
第一次瓜分波兰
的活动,而这种同盟早在1764年4月就已经建立,当时主要是为了反对波兰和土耳其,俄罗斯、普鲁士结成同盟。
1767年6月俄军入侵波兰。而1768年10月为了防止俄罗斯向巴尔干扩张,土耳其对俄发动战争。于是乎为摆脱困境,俄罗斯放弃独霸波兰的计划,同意
普鲁士国王
腓特烈二世
提出的瓜分波兰的主张。
1772年8月,俄、普、奥三国在彼得堡签订瓜分波兰的条约。最后在三国强大武力之下,波兰议会最终在1773年9月18日被迫承认条约。波兰失去了近1/3的领土,而此时立陶宛大部分领土尚在
1793俄国跟普鲁士两国进行了
第二次瓜分波兰
(瓜分后才通知的奥地利,奥地利并未实际参与此次瓜分,也就没有捞到好处)
而此时机,波兰在18世纪80年代由小贵族和新兴的资产阶级代表掀起了一场爱国革新运动。波兰的爱国者们受法国大革命影响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在1791年5月3日通过
《五·三宪法》
。
而《五·三宪法》为代表的改革运动遭到了邻国尤其是俄罗斯的敌视。但对立陶宛来说,
《五·三宪法》
更为重要的影响其实是
结束了立陶宛国家名义上的独立地位
当时波兰-立陶宛王国名义上还是相互尊重对方主权和其他权力的,但实际上,波兰还是占了主导。而《五·三宪法》却正式废除了立陶宛的独立地位
1792年俄军进入波兰。波兰战败。普鲁士也进军波兰。1793年1月23日,俄、普两国在彼得堡签订第二次的瓜分协议。
此时立陶宛的领土再次被侵占了一部分,但依旧剩下相当一部分还在坚挺(对立陶宛地区的占领主要的是俄国)
1795俄普奥三国
第三次瓜分波兰
,而这次俄普奥三国为了铲除波兰剩余势力所带来的动荡,决定以“
将独立的波兰彻底抹去
”的方式解决问题。
1795年10月24日三国代表再次签订瓜分条约,将剩余的波兰联邦国土彻底全部瓜分,当然也就包括了立陶宛的领土喽。
至此,波兰被瓜分完毕。而作为波兰第一共和国一部分的立陶宛地区,大部分被
俄国人
给占领了,当然后来波兰国家在拿破仑的安排下,又重建了一个所谓的“
华沙大公国
”短暂复国,但立陶宛却并未如此“好运”
自从1795年波兰-立陶宛王国被俄普奥三国彻底瓜分完毕灭国后,立陶宛就长期处于俄国人的控制之下,而持续数百年的立陶宛-波兰的亲密关系,从此开始分崩离析,立陶宛的历史跟波兰历史正式剥离,双方分道扬镳,各自进入各自的历史发展
对于
波兰
来说,接下来就是波兰国家的“三起三落”;而对于
立陶宛
来说,那就是长期的外国统治时期,即俄国人与普鲁士对于立陶宛长期的统治......
那么处于被统治之下的立陶宛国家又是什么情形?立陶宛与波兰的关系又是如何“淡化”的呢?立陶宛历史还能独立吗?
欢迎持续关注本系列湖北股票配资,敬请期待下期精彩内容!
发布于:天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