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配资跳楼
▲《白蛇:浮生》剧照
如果说,2015年上映的《大圣归来》以改编之新开创了“国产动画新纪元”,那么兜兜转转十年后,《白蛇3》却仿佛又回到了原点,困囿在了难以出新的瓶颈中。
文 / 南方人物周刊特约撰稿 赵阡合
编辑 / 杨静茹 rwzkyjr@163.com
8月10日,动画电影《白蛇:浮生》上映,以超9400万元的单日票房摘得“2024年七夕档票房冠军”。此后,该片一路高歌猛进,上映10天,票房破3亿,直追该系列第一部《白蛇:缘起》(2019)的4.68亿、《白蛇2:青蛇劫起》(2021)的5.8亿。
然而,与高票房形成反差的,是《白蛇:浮生》(以下简称《白蛇3》)内容上的乏善可陈。《白蛇3》的故事发生在《白蛇1》之后、《白蛇2》之前,讲述了观众最耳熟能详的“白蛇故事”:断桥会、斗鼠妖、盗库银、现真身、盗仙草、战法海……剧情与92版电视剧《新白娘子传奇》颇为贴近。正因如此,早在上映前,片方就为《白蛇3》打出了“正传”的名头,并邀请赵雅芝、叶童共同演唱片尾曲。
《白蛇3》是“白蛇三部曲”的终章,也是最平淡的一部。由于故事依托民间传说,改编空间有限,且此前版本众多,珠玉在前,再看这一部也就变得无聊了。
创作者在这部时长133分钟的电影里填充了诸多经典情节,却唯独忘了白蛇IP最重要的内容——爱情。《白蛇传》本身是个爱情故事,但在《白蛇3》里观众却几乎看不到爱情。白蛇会爱上许仙,只因他是由捕蛇少年许宣投胎转世。白蛇要对许仙报恩,所以她必对许仙有情,必与其喜结连理。一切故事,都被理所当然地推着走,至于爱情的缘由、发生、过程则全被忽略不计。
同时,《白蛇传》更底层的精神内核,也被极大地消解。千百年来,白素贞的故事之所以经久不衰,不仅仅因为它歌颂了爱情的忠贞,还因为它抨击了封建权威——以白素贞为代表的下位者冲破礼教枷锁,对以法海为代表的上位者发起了反抗。
白素贞本身,是名副其实的“大女主”。但在《白蛇3》中,白素贞的反抗意识却被极大地弱化了。而原本迂腐懦弱的许仙,则被赋予了更多的人物光环。为了对付法海的神兽金毛吼,许仙从宝青坊主那里学到了一种法术,以人的精气吹奏玉笛,缚住金毛吼,在关键时刻救下了白蛇。这种“女性被拯救”的设定,虽强调了男女主的两情相悦、呼应了七夕档期,但却极大地挫伤了“大女主”的IP成色。
不仅如此,作为一部“正传”,《白蛇3》临近片尾的高潮戏还被大幅削减。由于水漫金山、被镇雷峰塔等情节在《白蛇2》里已经出现,所以这一部便草草收尾——得知白蛇之子是文曲星下凡,于是法海偃旗息鼓,拂袖离去。最终白蛇产子,一切消弭于此,结束得仓促且随意。
▲《白蛇:浮生》海报
内容不够,技术来凑。特效上的稳定发挥,成为了《白蛇3》为数不多的亮点之一。大到国风景观、打斗场面,小到人物造型、表情变化,相较前两部,《白蛇3》都有了肉眼可见的进步。只不过,这种工业技术的成熟并不足以弥补其内容上的弱势。
如果说,2015年上映的《大圣归来》以改编之新开创了“国产动画新纪元”,那么兜兜转转十年后,《白蛇3》却仿佛又回到了原点,困囿在了难以出新的瓶颈中。
事实上,今年除《白蛇3》票房可观外,其他神话题材动画大多表现疲软。《小倩》点映出师不利,于五一档之前宣布撤档,择日再战。《二郎神之深海蛟龙》上映后票房仅414万,沦为暑期档炮灰。《落凡尘》在《抓娃娃》《死侍与金刚狼》等猛片的夹击中苦苦挣扎,只拿到了3804万票房。以至于,有网友认为,今年所有神话IP动画的票房加起来,可能连去年《长安三万里》(票房18.24亿)的零头(8亿)都达不到。
5月29日板块涨跌幅前10
涨停家数方面,今日合计有33股涨停,上个交易日34股涨停。
重磅!知情人士:中国或将投入约60亿元鼓励全固态电池研发
面对此情此景,观众不禁想起了那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国产神话IP改编动画还能走多远?长此以往,观众是否会审美疲劳,国漫的路是否会越走越窄?这都是业界不容忽视的问题。
2019年上映的《哪吒之魔童降世》大获成功,将国产动画电影的单片票房提升到了50亿的量级。时至今日,它依旧是动画界独一份的存在,这令它的成功看上去更像是一种难以复制的“历史性偶然”。
尽管如此,得益于神话IP,动画界还是闯出了两大厂牌——彩条屋和追光动画。前者坐拥《哪吒之魔童降世》《姜子牙》等代表作,后者坐拥《新神榜:哪吒重生》《新神榜:杨戬》《长安三万里》《白蛇》系列等代表作。
两大厂牌之所以都对神话IP青睐有加,盖因其好处多多:没有版权风险;公众认知度高;且往往有着不错的故事基础,改编门槛低。于是,改编神话就成了一个性价比很高的选择,何乐而不为?
两大厂牌从神话IP入手,在横向、纵向上都做了不错的尝试和突破:题材丰富、特效升级、对传统文化的呈现也愈发考究细致……但由于神话改编的出发点是“故事新编”,所以一旦内容成色不行,整体便会走向坍塌。这也是神话IP目前最困窘的一点。
▲《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剧照
反观两个成功的先例,《大圣归来》和《哪吒之魔童降世》虽然讲的是完全不同的故事,塑造了不同的角色,表达了不同的主题,但它们却存在某种相似的操作:把原IP中的神、英雄变成普通人,甚至连普通人都算不上的“魔丸”。变换人物形象后,创作者用了大量的笔墨去表现他们个人的失意、烦恼、自卑,使其境遇与情绪都降至低点,然后再艰难崛起,克服困境、消除困惑、超越自我、英雄归来。如此设计,既丰富了原有的IP形象,又拉近了观众与角色的距离,增强了观众的心理认同。而这种改编方式,也被沿用至今。
当大家都一窝蜂地抄捷径时,问题也随之出现——雷同。撞人物、撞题材、撞主题等问题层出不穷。比如《白蛇3》在片尾第二个彩蛋中曝光了《聊斋:兰若寺》的片名,追光动画正在筹备的这部电影,刚好与光线传媒的《小倩》撞个满怀,讲的都是宁采臣与聂小倩的故事。另外,同一个人物形象在不同动画电影中反复登场也是常有的事:彩条屋的《哪吒之魔童降世》和追光动画的《新神榜:哪吒重生》都在讲哪吒的故事;申公豹这一配角形象,先后出现在了《哪吒之魔童降世》《姜子牙》两部动画中,但人物的设定却没有连贯性、统一性。
而撞主题,更体现了创作者想象力的匮乏。国内动画圈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哪吒过后,皆是哪吒。意思是从《哪吒之魔童降世》开始,神话IP带出了“反抗命运”“反抗权威”的主题,之后问世的《姜子牙》《新神榜:哪吒重生》等作品,大都嵌套了这一叙事。这种流水线化的主题复制,颇有几分“炒冷饭”的味道,显露了神话IP的表达退化。
▲《哪吒之魔童降世》剧照
除此之外,创作上的偷懒随处可见。为了“接地气”,创作者有时会不假思索地滥用当下的流行元素。比如《白蛇2》中的修罗城故事,就与游戏《绝地求生》意外联动,废土城市好似游戏中的P城,城中人需要抢夺补给物资、升级装备,更是与游戏设定不谋而合,有“向流俗谄媚”之嫌。
与此同时,打着神话IP旗号问世的作品良莠不齐,不乏滥竽充数者。包括《我是哪吒2之英雄归来》《八戒之天蓬下界》《二郎神之深海蛟龙》在内的诸多作品,都是头顶神话IP问世的碰瓷之作。它们要么豆瓣评分低至2.5,要么紧捂着不敢开分,屡屡探底国产动画的口碑下限。
神话IP改编的主要看点,就在于其对神话人物的解构和颠覆——通过改编既有形象,塑造所谓的反差感与新鲜感。正所谓“反弹琵琶成新调”,关键全在一个“新”字上。但创作者对“新”的度往往难以把控,稍有不慎便会“过火”。比如提起姜子牙,观众往往会联想到一个仙风道骨、头发花白的智者形象,而《姜子牙》彻底颠覆了这一形象,将其塑造成一个身姿挺拔的中年大叔形象,并加诸“中年危机”。然而,这种改编却并非观众所乐见,当年该片一上映,就被不少网友吐槽为“魔改”。
说到底股票配资跳楼,神话IP远走十年后,技术早已不再是绝对的短板,而对故事的专注和创新,依旧是一个不变的难题。比如《白蛇3》这次老调重弹,拿耳熟能详的故事邀观众买单,难怪观众会吐槽“江郎才尽”“编无可编”。